根据最新的SA8000标准(2025版),对供应商的要求如下:
供应商准入评估
系统化筛选机制:企业需建立完整的供应商筛选机制,将社会责任表现作为核心评估指标。
延伸管理:不仅审核直接供应商,还要了解其关键原材料供应商的基本情况。
数字化管理能力:供应商需具备完整的数据采集和追溯系统。
环保合规性:环保合规性在评估中的权重有所提升。
第三方评估报告:允许采用第三方评估报告,但企业需对这些报告进行复核验证。
持续监督机制
年度审核计划:企业需制定年度审核计划,对高风险供应商增加检查频次。
突击检查比例:突击检查的比例不低于总审核次数的30%。
监督方式多样化:监督方式包括现场审核、远程视频审核、数据系统对接等。
绩效评分卡:建立供应商绩效评分卡,将社会责任表现与订单分配直接挂钩。
退出机制:对于长期不达标的供应商,有更明确的退出机制。
供应商能力建设
培训资源:企业需为供应商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,帮助其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。
管理体系优化:培训内容应包括标准解读、合规操作指南、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等。
最佳实践分享:鼓励企业分享最佳实践,协助供应商建立符合要求的管理制度。
小微企业帮扶:对于小微企业,可采取“一对一”帮扶的方式,确保其逐步达到标准要求。
争议解决机制
投诉渠道:企业需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,确保供应链工人能够安全地反映问题。
独立调查小组:设立独立的调查小组,对重大投诉进行公正处理。
保护举报人权益:禁止任何形式的打击报复。
整改方案:对于确认的违规行为,企业需督促供应商制定整改方案,并跟踪验证整改效果。
记录保存:争议解决的全过程都要做好记录,以备审核查验。
数据管理与信息披露
数据库建立:企业需建立供应商社会责任数据库,完整记录审核结果、整改情况等关键信息。
数据保存期限:数据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,且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。
信息披露:鼓励企业定期发布供应链社会责任报告,但需注意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。
重大违规事件通报:对于重大违规事件,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利益相关方通报处理情况。
独家供应商管理
定义与要求:独家供应商的工人被视为被认证实体经营范围的组成部分。除非独家供应商自身获得SA8000认证,否则其需遵守与认证实体相同的社会责任要求。
这些要求旨在确保供应商在社会责任方面达到国际标准,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。